A.20
B.30
C.60
参考答案:C
第2题:[单选题]FMC的CDU上显示“USINGRSVFUEL”时,表示:试题种类: 驾驶员晋级理论题库
A.用光燃油前,飞机达不到目的地。
B.燃油系统有故障
C.飞机到目的地机场的剩余油量少于在性能起始页面上输入的储备油量。
D.飞机到目的地机场的剩余油量少于900公斤。
参考答案:C
第3题:[单选题]测定混凝土强度,经常使用的器材()。
A.特斯拉计
B.硬度笔
C.万用表
D.回弹仪
参考答案:D
第4题: [判断题]逾期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车辆不得继续行驶。
参考答案:对
第5题:[多选题]引起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的因素主要有( )。
A.燃料特性,
B.燃烧方式,
C.锅炉结构,
D.锅炉负荷,
E.锅炉运行水平,
参考答案:ABCDE
第6题:[单选题]理解:明白
A.知道:糊涂
B.了解:清楚
C.学会:学习
D.精通:掌握
参考答案:B
题干“理解”与“明白”词义相近,B项“了解”和“清楚”意思相近。
第7题:[单选题]黄嘌呤氧化酶主要存在于
A.中性粒细胞内
B.血管内皮细胞内
C.脑细胞内
D.心肌细胞内
E.肌细胞内
参考答案:B
第8题: [单项选择]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中,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 )问题。
A. 人的不安全行为
B. 人的缺点
C. 不良环境
D. 物的不安全状态
参考答案:D
第9题: [单项选择]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英文缩写是()
A. DD
B. DR
C. FFA
D. RD
E. AMD
参考答案:C
第10题:[多选题]工作许可人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还应完成( )手续,工作班方可开始工作。
A.交代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做的安全措施
B.对具体的设备指明实际的隔离措施,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C.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D.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确认、签名
参考答案:BCD
第11题:[单选题]Ⅰ级铁路,路段设计行车速度160km/h,一般地段,区间线路最小曲线半径为( )mm。
A.3500
B.2000
C.1200
D.600
参考答案:B
第12题:[单选题]支柱在顺线路方向应保持铅垂状态,其倾斜率不超过 0.5%。锚柱应向拉线方向倾斜,其倾斜率不超过(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A
第13题:[单选题]有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的先天性心脏病是
A.房间隔缺损
B.室间隔缺损
C.动脉导管未闭
D.法洛四联症
E.肺动脉狭窄
参考答案:D
第14题: [单项选择]()段智兴出家后先在何方居住?
A. 法华寺
B. 天龙寺
C. 身戒寺
D. 崇圣寺
参考答案:B
第15题:[单选题]生物测定技术可以利用你的面部、指纹、虹膜、静脉血管等生理特征,或者你的声音、字迹或打字节奏等行为特征对你的身份进行________。与钥匙和密码不同,你的个人特征很难丢失或忘记,而且它们很难被_______ 。基于这个原因,生物测定技术才能在今天的安检中大行其道。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区分 篡改
B.验证 复制
C.鉴别 破解
D.识别 盗窃
参考答案:B
本题考查词义辨析和习惯搭配,可结合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作答。根据第一空可以排除A、C两项。“区分”指划分、区别。主要是指对不同的事物进行区别和辨别。从语义来看填入第一空的词语并不是要将不同的身份区别开来,而是要对一个人的身份进行确认。“鉴别”指辨别真假好坏,常用于对艺术作品的分辨识别。不能和“身份”搭配。再来看第二空,第二空前有一个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而且”,因此第二空填入“复制”,能够和前面的“丢失”“忘记”构成并列关系,“盗窃”的对象多为具体实物。故本题选B。
第16题:[单选题]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突发呼吸困难和哮鸣音,下列哪种情况最多见:
A.膈肌运动受限
B.神经肌肉疾病
C.胸廓疾病
D.肺疾病
E.气道阻塞
参考答案:E
第17题:[填空题]已婚消防员与配偶在一地生活的,每月享受()离营住宿。
参考答案:5次
第18题: [填空题]X.25协议在()和()层需要差错检测。
参考答案:数据链路;网络
第19题:[单选题] These events provided the __( )_ for her first novel.
A. perspiration
B. function
C. inspiration
D. strength
参考答案:C
第20题:[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工作贯彻____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谁主管、谁负责
B.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C.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D.安全第一,防火防爆
参考答案:C
第21题:[单选题]地西泮膜剂处方中应脱膜剂是
A.甘油
B.二氧化钛
C.液状石蜡
D.地西泮微粉
E.PVA
参考答案:C
处方中地西泮为主药,内层是含主药的药膜,内层中PVA为成膜材,水为溶剂;上下两层为避光包衣膜,其中PVA为成膜材料,甘油为增塑剂,二氧化钛为遮光剂,食用蓝色素为着色剂,糖精为矫味剂,液状石蜡为脱膜剂,水作为溶剂。主药难溶于水,为了使它能均匀分散在成膜材料PVA的溶液中,故将其微粉化。
第22题: [单项选择]第一次国际刑事警察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A. 1905年
B. 1914年
C. 1923年
D. 1966年
参考答案:B
第23题:[单选题]新发行稽核工单如遇车牌或车牌颜色不一致的按( )提交( )。
A.车型不符
B.无图片信息
C.车签不符
D.行驶证不合规
参考答案:C
第24题: [单项选择]下列关于内容管理系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内容管理系统是一种位于前端办公系统或流程(内容创作、编辑)和Web后端(Web服务器)之间的软件系统
B. 内容管理系统是一种位于Web前端(Web服务器)和后端办公系统或流程(内容创作、编辑)之间的软件系统
C. 内容管理解决方案重点解决各种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的数字资源的采集、管理、利用、传递和增值,并能有机集成到结构化数据的商业智能环境中
D. 内容管理系统(CMS)的基本思想是分离内容的管理和设计
参考答案:A
第25题: [单项选择]细菌性痢疾属于()
A. 浆液性炎
B. 纤维索性炎
C. 化脓性炎
D. 出血性炎
E. 变质性炎
参考答案:B
第26题: [简答题]“蘅芜君兰言解疑癖”讲的是什么事?
参考答案: 薛宝钗劝说林黛玉不要读《西厢记》《牡丹亭》,因为黛玉在前面行酒令时不小心说出了“良辰美景奈何天”的句子。
第27题: [单项选择]男性,45岁。确诊慢性肝病10年,反复牙龈出血、鼻出血及皮肤紫癜半年住院。体检:面色灰暗,可见肝掌与蜘蛛痣,皮肤散在瘀点、瘀斑、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5cm。腹水征(-)。下列哪项凝血检查最早出现异常()
A. 凝血酶原时间
B. 凝血时间
C. 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D. 凝血酶凝固时间
E. 凝血酶原消耗时间
参考答案:A
第28题: [单项选择]
分为四组,任选一组作答。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矿山安全技术 |
A. 撒布岩粉法
B. 杜绝火源
C. 降尘措施
D. 隔爆措施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撒布岩粉法是定期向巷道周边撒布惰性岩粉,用它覆盖沉积在巷道周边的沉积煤尘。岩粉层在巷道风速很低时,它的黏滞性起到了阻碍沉积煤尘重新飞扬的作用。
第29题: [单项选择]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A. 1948/10/23
B. 1947/10/23
C. 1945/10/23
D. 1946/10/23
参考答案:C
第30题:[判断题]1.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主要有悬浮液体性质、设备功能和滤饼性质.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B
第31题:[多选题]计量故障差错率应不大于( )
A.1%
B.2%
C.3%
D.5%
参考答案:A
第32题:与北曲杂剧相比,南戏在体制上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南剧中国北宋末至元末明初,即12~14世纪200年间在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我国戏剧的最早成熟形式之一。南戏有多种异名,南方称之为戏文,又有温州杂剧、永嘉杂剧、鹘伶声嗽、南曲戏文等名称,明清间亦称为传奇,就其音乐——南曲来说,则是一种重要的戏曲声腔系统。为其后的许多声腔剧种,如海盐腔、馀姚腔、昆山腔、弋阳腔的兴起和发展的基础,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的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南戏的产生和发展 宋政权南渡,政治经济中心南移,艺人和作家集中于宋行都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城市,遂使产生在温州的南戏,盛行于临安以及浙、闽等地区。一般以《张协状元》为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可能是南宋晚期流传下来的作品。 南戏的题材内容,多为反映当时在阶级和民族压迫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因此现实性较强,并富于斗争性。如《王焕》、《蔡伯喈》、《王魁》等。 元统一中国后,南戏在和元杂剧的交流中,在艺术上有很大发展。元中期以后,南戏逐渐流传至北方大都(今北京)等地。元末,四大传奇:《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劝夫》以及《琵琶记》等名作一时竞出,呈现了新的局面。其中,前3剧仍富南戏原有现实主义传统,除《琵琶记》在思想上投合统治者的口味而以艺术性知名、流传者外,南戏的许多民间脚本常遭宋、元统治者禁止,因此传者甚少。 明中叶以后,又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传世之作,如梁伯龙的《浣纱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及清初洪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等,这些用明代以来盛行的昆腔和其它声腔演唱的作品,一直传唱至今。 南戏的戏剧音乐形式与声腔 南戏的戏剧音乐结构在总体上依据于剧本,以主要角色的上下场来分场,每场自成起迄,称为出,或称折;一本戏可长达几十出,曲牌和套数的运用较为灵活自由。首出由末色介绍剧情大意,称为“副末开场”。自第2出起,正戏开始,主要和次要角色次第出场,各种大小冷热场次互相配搭,戏剧矛盾逐渐展开,直到形成高潮。最末一出终场时,则有评述全剧性质的下场诗以为终结。 南戏产生于民间,在其初期阶段,结构简单、形式活泼自由,角色不过3、4人,进入城市后,剧本增长,角色可多达几十人;角色分行亦渐细致明确,基本行当有生、旦、净、丑、外、末、贴7种,并广泛吸收诸宫调、唱赚、词调、宋杂剧、元杂剧的腔调、形式、表现方法和演出技巧。如唱腔和曲牌之吸收词调;抒情性与叙事性唱腔的结合以及曲牌的联缀方法之吸收诸宫调和唱赚;念白、歌唱、滑稽、科诨之吸收参军戏、杂剧和院本;歌舞表演之吸收耍鲍老、跳竹等。它的歌唱、念白、科泛、舞蹈等表演艺术手段又受到杂剧和其它艺术的影响,逐渐发展至成熟阶段,既有整体性的和谐一致,又能各自发挥其所长,逐渐形成完整的表演艺术体系和程序。 南戏的声腔开始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最初的南戏是载歌载舞的民间小戏,连接若干首民歌加以歌唱,进入城市之后,才“使村坊小技进与古法部相参”(徐渭语,古法部指唐、宋大曲之类),广泛吸收传统音乐的有益成分,迄于成熟。王国维统计南戏的260馀首曲牌,出于唐宋词者190首,出于大曲者24首,出于金诸宫调者13首,出于南宋唱赚者10首,与元杂剧相同者13首,其它17首,可见词调在南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这些曲牌流传到现在的不少,昆腔、高腔、梨园戏等一些比较古老的声腔和剧种中,都存留有南戏音乐的遗响。 南戏音乐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南戏唱腔称南曲,曲调属五声音阶,多平稳进行,有其惯用的特性音调,形成南曲唱腔绵密柔丽的特色。唱词用韵基本上以南方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之别,每套曲牌不限一韵。节奏规整舒长,字少腔多。其节拍形式,除散板、慢板、快板与北曲相同外,还应用了一种更慢的节拍——赠板(8/4拍或4/2拍)。表达人物内心情感更为深刻细腻。另外,初期的南曲如徐渭所说,是“亦罕节奏”的“随心令”一类,明代中、后期才对板式的讲求严格起来,形成板数和下板位置均有定制的固定板式。 ②音乐结构形式原系民歌体,形式活泼、自由,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曲牌联套结构。每套曲牌可以分为引子、过曲(中间主体部分)和尾声 3部分。它虽有一定的联套程序,但在实际运用时相当灵活,并创造出集曲和南北合套等新的处理曲牌形式及套曲结构的方法,丰富、扩展了原有曲牌的表现力。 ③南曲对宫调的运用虽较自由;但作为套曲结构,仍须考虑曲牌的前后连接在调高、音域及曲调方面的和谐统一。因此,各种曲牌需要有一定的归属和类别,为编制新腔和演员的演唱提供方便。因此,南曲的用宫调比较自由,每出每套皆不限一种宫调,这在戏曲音乐发展过程中是一种进步。 ④南戏的各种角色均可演唱;除独唱外,还有对唱、同唱及“合唱”。独唱用以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对唱、同唱用以交流人物间的思想情感和促进戏剧矛盾的发展,“合唱”用以突出语意。烘托气氛和渲染环境,这些都是增强戏剧性的重要手法。在南北曲交流中,南曲吸收了北曲的一些演唱技巧,在演唱艺术上有很大提高。 ⑤前期,南戏的演唱以徒歌为主。这种徒歌常以板来控制节奏和衬托唱腔。后来,以笛、鼓、板为主要伴奏乐器,如明代沈德符《顾曲杂言》所说:“南曲不仗弦索为节奏。”至于加用笙、琵琶、三弦等为唱腔伴奏,可能是明代以后的情况。 南戏角色 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展开剧情,其他脚色皆为配角。 生:戏中的男主角,一般扮演书生、秀才、状无之类的人物。 旦:戏中的女主角,所扮演的人物一般都为青年女子。 净:净本有正净和副净之分,南戏中只有副净。副净出于唐代参军戏中的参军这一角色,故他所扮演的人物一般也都具有滑稽打诨的特征。 丑:在戏中所扮演的人物大致和净所扮人物相同,也是插科打诨一类的人物。 末:末也有正末和副末之分,而南戏也只有副末。副末在戏中一是用以开场,二是扮演次要的男性人物。副末与副净相对,盖源于唐代参军戏中的苍鹘,故也带有插科打诨的特征。 外:南戏中的外,扮演老年男子,或老年妇女。 南戏剧目 自宋元以来,有名目留存的南戏共238种,有残文佚曲流传的约为130多种,但现有完整剧本流传的仅19种。 早期南戏作品以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为主,主要有《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包括三本戏文∶《张协状元》、《小孙屠》和《宦门子弟错立身》。其中《张协状元》是现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戏剧本,创于八百年前南宋时期的温州“九山书会”,其开场的《满庭芳》词中写道∶“这番书会,要夺魁名。占断东瓯盛事,诸宫调唱出来因”。 元末明初流行的《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和《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是南戏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记》是南戏发展的顶峰,由温州瑞安人高则诚于元朝至正年间,依南宋流传的《赵贞女蔡二郎》戏文编撰而成。《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被称为“词曲之祖”,是南戏时代与传奇时代间的桥梁,对明代戏曲创作的影响非常深远。 其余有完整留本的南戏∶《东窗记》、《破窑记》、《刘希必金钗记》。 一 概念:南戏,就是宋元时代流行在我国南方地区的用南曲演唱的戏曲艺术。民间俗称戏文,或称为南曲戏文,简称南戏文。因起源于浙江温州(永嘉)地区,故又名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二 南戏产生的时间,历来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一)《猥谈》,“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1127)之际”; (二)《南词叙录》,“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4)”。 (三)根据近代人考证,南戏当产生于北宋宣和年间,盛于南渡之后的南宋时代。这是比较可信的,因为,南宋王朝偏安临安(杭州),给南戏兴盛提供了种种条件。 三 为什么起源于温州地区: (一) 北宋末年,政治极为腐败,外则金兵屡屡进犯,内则农民纷纷起义,到处慌乱,人民流离,而温州僻处浙江东南海隅,未遭兵戮。 (二) 温州“控山带海,利兼水陆”,称为对外贸易的通商口岸,设有市舶司,窑业、造船业、铜器业、绸业,尤为著名。 (三) 随着商业发达,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就日益壮大,越来越需要文化和娱乐。温州地区长期以来就有着“尚歌舞”(《隋书?地理志》)的传统,民间又流传着“俗曲俚词”,“社火”更盛。凡此种种,都称为南戏产生的土壤。 四 南戏如何发展起来: (一) 宋室南渡,建都临安,北方人口大规模南迁,仅两浙地区,顿时人口增加三分之一。临安和东南沿海城市,商业飞跃发展,聚集了大批官吏、绅商、手工业者和小商贩等,从不同的角度,对文化生活提出了更为广泛的要求。 (二) 这时,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此起彼伏,错综复杂,所以,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有更好的戏曲形式,反映现实生活,表达他们的愿望。各大城市,尤其是临安,出现了众多的瓦子勾栏,作为固定的游艺场所,还有很多“路歧”艺人,随时随地流动演出,也就为南北各种表演艺术,创造了争胜和交流的机会。 (三) 随着瓦舍技艺的繁荣,一些下层文人和粗通文墨的艺人,就成立了书会,如武林书会、古杭书会等,专门为戏班编写剧本。“专工南戏”的演员也活跃在舞台上。 (四) 因此,南戏从温州地区传入临安和其他城市,不断多方面地吸收各种艺术的养料,充实自己,涌现了很多好的或者比较好的新戏,适应了当时群众的要求,也就日益成熟和发展起来了。 五 南戏的发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一) 大约在北宋末年,南戏初为民间歌舞的小戏。 (二) 南宋时代,南戏进入临安和其他城市,吸收各种艺术的养料,如宋杂剧、诸宫调、唱赚、大影戏等,发展成为大戏。今存《张协状元》就是这个阶段的南戏作品。 (三) 元代初期到中期,南戏文与北杂剧相互交流,相互影响,使得南戏又获得比较完美的提高。今存《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都是这个阶段的南戏作品。 (四) 1元末明初,南戏更有了突出的发展,而北杂剧却出现了衰落的趋势。《琵琶记》和“荆、刘、拜、杀”等南戏名剧,相继出现。 2这种新发展为后来明代南戏系统的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昆山腔)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 根据近人辑录,可考的南戏剧目,大约180个左右,但是传世的南戏剧本,还不到已知南戏剧目总数的十分之一。它们取材广泛,包括时事、历史、民间传说、佛道故事等。 (一)就其思想内容而言: 1宣扬民族气节,有《东窗记》; 2揭露邪恶势力的罪恶,有《祖杰》; 3控诉封建压迫,有《酷寒亭》; 4歌颂坚贞爱情,有《拜月亭》; 5描写变乱中家庭变故,有《白兔记》。 (二)其中以“负心”戏和“乱离”戏最为突出。因为,宋元时代,战乱频仍,造成了骨肉离散,引起了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社会矛盾,也就为当时很多南戏作家所关注。 (三)此外还有一些宣传封建道德、宿命论的南戏作品,如《三元记》、《黄孝子》之类。 七 南戏的艺术形式,其主要特点是: (一)篇幅较长,以“场”为基本组织单位,一场连一场,直到剧终。 (二)剧本开头,都有题目正名和副末开场。 (三)以南曲为主,间用北曲、南北合套。 (四)每场戏,曲牌不限一个宫调,唱词也不限于通押一韵。 (五)凡登场的各门脚色,都可唱,有独唱、对唱、轮唱、合唱。 (六)脚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贴、外七色,以生、旦为主。 (七)伴奏乐器,至少有鼓、笛、拍板。 由此可知,南戏艺术形式,乃是我国戏曲早期比较成熟的艺术形式。杂剧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最早的戏曲种类。以其发展衍变地域和时期的不同,又可分为宋杂剧、金院本和元杂剧。就其音乐——北曲来说,则是一种早期的以曲牌体为特色的重要声腔系统。它吸收、融合了中国传统艺术的优秀成果,对当时的南戏和明代以来南北各种地方声腔剧种给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戏曲艺术发展的进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杂剧”最早见于唐代,那意思和汉代的“百戏”差不多,泛指歌舞以外诸如杂技等各色节目。“杂”谓杂多,“百”也是形容多;“戏”和“剧”的意思相仿,但都没有今天“戏剧”的意思。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表演形式的专称;这一新形式也确实称得上“杂”的,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它分为三段:第一段称为“艳段”,表演内容为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正式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大概是表演故事、说唱或舞蹈;第三段叫散段,也叫杂扮、杂旺、技和,表演滑稽、调笑,或间有杂技。三段各一内容,互不连贯。 杂剧的音乐,有些直接取自宋大曲,有些则来源于民间小曲。但宋大曲一般只取唐大曲的一部分,称为“摘遍”;宋大曲的结构也已远较唐大曲简单。 北宋以后,杂剧既有随南宋南迁的,也有为金所继承的,金继承的宋杂剧也称院本,性质上与宋杂剧却没有区别。 北宋末南宋初,也就是12世纪,南方也产生了一种与宋杂剧不同的戏曲南戏,又叫戏文,又因为产生地在浙江温州,所以又叫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完全表演故事,结构可随故事变化,不象宋杂剧基本由三段构成。南戏音乐以南方流行的小曲、歌谣为主,大概后来受到宋杂剧的影响,也采用唱赚、词调和大曲的部分曲调。南戏虽不讲究宫调,时间久了却也自然形成了集曲成套的规律,曲牌联接已有一定次序。在南戏的舞台上,一般角色也可歌唱,因此便有独唱、对唱、合唱等各种形式,音乐的路子显得开阔了。[编辑本段]形成和衍变 杂剧的名称在晚唐时已经出现,到了宋代,由于城市商品经济的繁盛,市民阶层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东京(今河南开封)出现了集中演出各种伎艺的瓦肆、勾栏,为戏剧向综合艺术发展提供了条件。宋杂剧是在继承歌舞戏、参军戏、歌舞、说唱、词调、民间歌曲等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发展而产生的。当时,杂剧在宫廷中的演出,虽穿插于诸般伎艺之中,但已具有独立演出的性质。在民间瓦肆,杂剧为经常搬演的节目,中元节演《目连经救母杂剧》可连演7、8天,观者倍增。可见当时杂剧作为戏曲形式已在民间广泛流传。 南宋,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杂剧又盛行于临安(今浙江杭州)等地,它在诸般伎艺中已居于首要地位。当时,在北方与宋对峙的金,则有院本(行院所用剧本)流行。金院本与宋杂剧在体裁、演出形式、脚色分工等方面大致相同,其不同在所用曲调(曲牌)方面。 据王国维统计现存院本名目689种中,所用曲调以北方汉族和少数民族民间歌调为多,而在宋官本杂剧中所用曲调则以大曲、法曲和词调为多。在形式方面,金院本较宋杂剧有所丰富和发展,出现了某些新的形式。 同时期的南方温州杂剧虽名为杂剧,但实为南戏。元统一中国,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集中了大量财富、人力(包括各色优秀艺人)和文化艺术珍宝。文人因备受鄙视而绝意仕进者,常与杂剧艺人共同进行创作,从而使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繁盛起来。南北统一后,元杂剧逐渐流传于江南临安等地。 元初至元到大德年间(1279~1307),元杂剧发展至鼎盛时期,大都以及各地的杂剧演出非常活跃,作家辈出,名作如林。如关汉卿的《窦娥冤》、《救风尘》、《拜月亭》、《单刀会》,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等不朽作品,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苦难和呼声。著名演员有珠帘秀、天然秀、侯耍俏、黄子醋等,盛极一时。元代末年,政治黑暗,经济衰微,北方重灾,更由于科举恢复,文人转趋仕途,以及南方传奇兴起等原因,元杂剧又渐趋衰落。 明初,杂剧进一步宫廷化,代之而起的有体裁简短的短剧和专唱南曲或兼用南北曲的南杂剧,其中虽有少数较好的作品,如徐渭的《四声猿》等,也终于不能挽回杂剧衰亡的命运。至此杂剧艺术已在中国戏曲音乐的继续发展中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元杂剧的音乐 元杂剧结构相当严谨,一本戏基本上可以分作4折;这种分折结构符合于戏剧情节发展的起、承、转、合的一般规律。4折之外,还有短小的具有开场或过场性质的楔子作为补充。与唱腔有关的脚色分行是由宋杂剧和金院本发展而来的,而分工更为明确、细致。[编辑本段]杂剧的体裁 杂剧的体裁,首先是一本四折的形式,这是受宋杂剧演出时分为四段的影响。四折之外又可以加一、二个“楔子”。“折”相当于一场戏,但在一折中,场景却可有所变换。“楔子”的篇幅比较短小,通常放在第一折前,起类似序幕的作用;也有放在两折之间作为剧情的过渡,它是四折一本形式的重要补充部分。个别杂剧亦有突破四折一本的形式的。如《赵氏孤儿》为五折。一般说来,一本为一剧,但也有一些作品超出一本,如《西厢记》即为五本。[编辑本段]杂剧的构成 杂剧有三个构成部分:宾白、唱词、科介。三者交相配合,推动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白”有韵白、散白;还有“带云”、“背云”、“内云”等名目,各起串联唱词、交代内心活动、人物间交流的作用。元杂剧是一种歌舞剧,因而“科介”包括人物动作、表情、武打、歌舞以及音响效果等内容。唱词是杂剧中重要构成部分,在音乐上采用联套方式,由同一宫调的数支曲子组成,一折一套。至元代后期才出现南北曲联套的形式。曲的排列有一定格式,但又有多样的变化,要求每一支曲子的音乐前后必需衔接。曲文要协律,符合曲牌规定的格律,平仄要和协。押韵以当时北方话为准则,方式为全套通押一韵,但可四声通协,韵字亦可复用。此外,曲文中可加衬字,并可利用丰富的对仗形式:偶句对、鼎足对、连璧对、隔句对、连珠对,等等,增加曲文的修辞色彩。[编辑本段]杂剧的角色 基本脚色有4类:旦(女性脚色)、末(男性脚色)、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每类更有细致的区分。由正旦或正末扮演主要脚色,故剧本有旦本、末本之分。元杂剧的音乐北曲,是形成于北方的一种重要的曲牌联套体声腔系统。它继承了由来已久的传统音乐艺术,包括唐宋以来的歌舞音乐(如大曲和转踏)、说唱音乐(如鼓子词、唱赚和诸宫调)、歌曲(如曲子词、汉族和北方兄弟民族的民间歌曲)等。其中,既有丰富多彩的腔调积累,又有严谨独具特色的结构形式,以及精湛的歌唱艺术和器乐演奏。通过几百年无数艺人的探求和实践,才完成北曲这一声腔系统的艺术创造。[编辑本段]杂剧的特点 元杂剧演唱的原貌,已不可见,只能从历史记载、曲谱、昆曲中的北曲以及戏曲文物中了解到它的基本情况,大致说来,有如下一些特点。 ① 就其音乐风格来说,前代曲家一致认为它具有浓郁的刚健雄浑的风格色彩。这种音乐风格的形成又与以下所举曲调构成诸因素密切相关。用七声音阶,多四度以上的上下跳进,并有其常用的特性音调,形成高下跌宕的旋律特点。这和北方语言的声调、语调有关。剧词用韵以北方语音为准,分平、上、去三声(入声分别并入这三声),每折为一套曲,其所用曲牌均用一韵。它的节奏质朴紧促,具有“促处见筋”的效果。句间灵活自由地加用衬字;句尾常使用底板,以增强唱腔的动势。 此外,字多腔少的词曲结合形式易于突出词情。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运用,形成它闪赚顿挫的唱腔特点。它的板式比较自由,板数无定,下板的位置也不固定。节拍有散板、一眼一板、三眼一板3种,其速度相对较南曲为快。 ② 曲式结构——曲牌和曲牌联套(套数)。元杂剧一般由4折1楔构成,每折用1套曲,一剧有4大套曲,以体现音乐结构与戏剧结构的一致性。其曲式结构复杂严谨,主体部分的曲牌基本上有3种形式:即不同曲牌相联接的缠令形式;两种曲牌交互联接的缠达形式和同一曲牌变化反复的么篇形式。这些形式在具体按腔时容许有所变通。 ③ 宫调运用。元燕南芝庵的《唱论》有十七宫调之说。稍后的周德清则说宫调“一十有二”。而今存元杂剧本中标明曲牌所属宫调,只有五宫四调,即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石调、双调、商调、越调等9种宫调。元杂剧一戏4折、每折各用一宫调(楔子同于其前、后折)。根据现存北曲曲谱来看,宫调分类的意义并不在调高和调式方面。套数的类别确实是称做宫调。这种“宫调”分类,仍具有规范同类曲谱相近的调域和大致的音域,或表示有同类曲谱存在着共有的某些特性音调的性质,因此能为创造新腔或利用原有曲牌并为实际演唱提供方便。借宫和犯调等突破宫调规范的新的手法,也使曲牌的表现力得到丰富、扩展。 ④ 演唱形式和演唱艺术。元杂剧受诸宫调的影响,其全剧或1折,由主要角色主唱,有比较集中的大段唱腔,以刻画主要人物或叙述事件。除主唱者外,其他角色一般只有宾白。其结果,一方面固然可以充分发挥歌唱艺术在戏曲中的作用,提高主唱者的演唱水平;但另一方面,次要角色在演唱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也限制了同主要角色的情感交流。因此,后来的剧本也为次要角色安排一些唱腔。 关于杂剧的演唱艺术,如歌唱方法、格调、节奏、歌声、声韵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元燕南芝庵著《唱论》一书中有比较简赅的记述。 ⑤ 器乐伴奏。不少人认为北曲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弦索,但从现在遗存的典箱、壁画、砖雕中所见却只有笛(或有筚篥)、鼓、板,大致同于唐之鼓架部及宋教坊四部中的鼓笛部。因此,有人认为戏曲唱腔伴奏加用筝、琵琶、三弦等弦乐器是较后的事。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第33题:[单选题]当前,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 ),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A.战略发展期
B.战略机遇期
C.战略调整期
D.战略规划期
参考答案:B
第34题: [填空题]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价值在于()
参考答案:教育过程